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(精选3篇)
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(精选3篇)
时间:2023-01-11 01:17

 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一:

  活动目标:

  1、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。

  2、学习包粽子,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。

  3、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。

  活动准备:

  每个小朋友带30个粽叶,带一点绑绳(尽量用草绳或麻绳等环保材料),伙房准备质量上乘的糯米和红枣(不能再用黑米,很难煮)。

  活动过程:

  1、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。

  2、亲子一起包粽子,体验劳动的乐趣。

  3、幼儿品尝粽子,体验端午节的快乐。

  4、离园时带一个粽子回家让大人品尝,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快乐。

  活动时间:本周午上午。

  温馨提示:各位教师和伙房工作人员,尽量早做准备,9点以前包完,保证午餐按时进行。

 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二:

  端午是夏季唯一大节,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。在这喜庆的日子里,人们全家团聚,挂菖蒲、吃粽子、饮艾酒、划龙舟,其乐融融。

  活动一:读/儿/歌

  五月五,端午到,

  吃粽子,插艾草,

  划龙舟呀真热闹。

  说明:选自《快乐成长资源包》第四册的《社会交往》中《端午节到了》

  活动二:端午节的故事

  纪念屈原

  活动导入

  教师:小朋友,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?我们今天来听个故事,了解端午节的由来。

  点击视频右下角,可放大观看

  活动步骤

  1、播放课件中的动画部分,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,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。

  教师: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情?里面提到了谁?他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?

  幼儿自由表达:主要讲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,提到了屈原。端午节包粽子、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。

  2、播放课件中的教学大书,讲解故事内容。

  教师:屈原为什么要跳进汨罗江?屈原投江后当地的百姓是怎么做的?后来发展成了现在端午节的什么活动?

  幼儿自由表达:楚国被攻破之后,屈原不忍心看着祖国灭亡,于是投汨罗江自尽。百姓为了避免蛟龙食屈原尸身,将米包成粽子,投入江中以祭屈原。发展成端午节吃粽子。[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.xiandiaoyU.com 整理]

  活动延伸

  鼓励幼儿将故事讲给父母听,鼓励幼儿积极宣传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重视传统节日。

  说明:选自《幼儿多元智能发展课程》下册大班宝宝《语言》中的《端午节的故事》

  活动三:亲子体验包粽子

  活动目标

  1、学习包粽子,让幼儿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。

  2、邀请一些家长参与,亲子一起体验劳动的乐趣。

  活动准备

  调好料的糯米、粽叶、线绳

  活动步骤

  一、教师介绍包粽子材料和步骤。

  教师:感谢家长们抽空来和我们一起体验包粽子。现在由我讲解包粽子的材料和步骤,请大家仔细观看。

  1、将两片粽叶重叠,弯曲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。

  2、放入一些糯米填满粽叶,用手捏紧。

  3、上部的粽叶向下折,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为止。

  4、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。

  二、分组制作。

  1、教师发放材料和讲解规则。

  2、幼儿和家长分组制作粽子,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。

  3、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,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。

  三、活动结束。

  1、启发幼儿粽子的口味众多,可尝试回家制作更多口味的粽子。

  2、活动结束,收拾材料和清理现场。

  活动四:编织五彩手链

  体验民俗

  活动目标

  1、知道在端午节给儿童戴五彩丝线的习俗,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。

  2、学习编手链的技巧。

  活动准备

  五彩丝线的图片、几根彩色绳子

  活动步骤

  一、展示五彩丝线的图片,讲解五色丝线的起源。

  古代崇尚五色,以五色为吉祥色。五色指红、绿、黄、白、黑色。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,曾是很流行的节俗。

  这些习俗传到后世,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,制作也日趋精致,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。

  说明:

  视频中示范的是绿色绳子,教师可准备彩色绳子。

  关注本公众号,对话框回复“端午节”可获取文中视频。

  二、编织彩色手链。

  1、拿出彩色绳子,教师详解绳子的交叉方法。

  教师:我们在编织手链时先留出一小截,左手拿住绳子留出的那一小截的一端,右手拿着绳子比较长的那一边,将右手边的绳子向左移,让它搭在左手的绳子上,交叉,出现一个小孔。(教师演示,引导幼儿观察。)

  2、演示穿孔的方法。

  教师演示编手链的方法,再请个别幼儿展示,加强巩固。

  课外延伸

  可将彩绳投放到美工区。

  幼儿反应

  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,大家都爱到美工区去编绳子玩,有些孩子编好后戴在手上、脚上,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。

  说明:选自《幼儿多元智能发展课程》大班宝宝下册《艺术》中的《编织手链》

  纪念屈原

  以屈原为代表的一个个忠烈人物,至今仍是各地祭祀的对象。发出“哀民生之多艰”感慨的爱国诗人屈原,因其人格高洁,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。

  做香包、挂艾蒿

  为了保障生命的健康,古人在端午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卫护生命的保健民俗,如采百草为药、戴五色线、点朱砂雄黄、儿童穿预防“五毒”侵害的背心,门口挂艾蒿、菖蒲或用艾蒿煎水洗浴,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。

 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三:

  一、活动目标:

  1、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。

  2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,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。

  二、活动内容:

  (一)知识分享

  1、知道端午节的日期,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。

  2、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,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,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。

  (二)学习端午节的儿歌

  ①五月五,是端阳;龙船双双闹长江;两边坐着划船手;中间坐着打鼓郎;咚咚锵;咚咚锵;咚咚咚咚锵。

  ②五月五,是端阳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吃粽子,洒白糖。龙舟下水喜洋洋。

  ③五月五,过端午,赛龙舟,敲锣鼓,端午习俗传千古。

  ④粽子香,香厨房。艾叶香,香满堂。桃枝插在大门上,出门一望麦儿黄。这儿端阳,那儿端阳,处处端阳处处祥。

  ⑤雄黄酒,洒庭户,小孩头上画老虎。一,二,三,四,五,家家户户过端午。

  (三)动手操作

  各班开展包粽子,制作荷包、编制五彩线等活动。

  (四)区角创设:

  1、科学角:投放艾草和菖蒲。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(香袋);

  2、美工角:摆放制作荷包、五彩线、和制作粽子的材料;张贴赛龙舟的图片,屈原的图片等;

  3、阅读角: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,让幼儿认读。

  (五)家长工作:

  1、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、资料,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;

  2、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、粽子、香袋(荷包)、咸鸭蛋等过节物品;

  3、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;

  4、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。

Copyright © 2018 www.xiandiaoy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-3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